剑阁县 :“合纵连横”治顽疾护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7-19 08:45:52 来源: 市纪委监委
挪用集体资金违规向社会放贷,10余年累计放贷资金968万元,涉及49人次,非法获取利息211.35万元,县、镇、村、组被党纪政务处分10人,违纪违法资金予以收缴。
这是剑阁县纪委监委2月查处的元山镇福泉村违规使用组集体资金非法放贷案件,也是该县乡村振兴专项监督以来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之一。
今年以来,剑阁县纪委监委完善推行两项机制:“委+室组地”纵向合力,下沉一线聚力解民生破难题;“纪巡审”横向连通,联查联办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护航乡村振兴。
“合纵连横”,剑阁县纪检监察队伍闻令而动。
“委+室组地”纵向一体攻坚破难惠民生
对于福泉村这样的问题线索,剑阁县元山镇纪委工作人员愤慨之余,一致认为以现在的机制查办起来完全没有压力。
“以前像这么复杂的案件,耗时耗力不说,乡镇凭一己之力还办不下来。”元山镇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委+室组地”联动,4个层面都有人参与,不到2个月就厘清了线索中复杂的资金问题。
所谓“委+室组地”,即一名委领导、一个纪检监察室、一个派驻(出)纪检监察组、一个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组成一个“整体”,纵向齐发力,联动监督检查、会商问题处置、联合案件查办,从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推进评比、绩效考核奖惩到群众反响,实行“整体”同表彰、同惩戒,以解决基层纪检力量不足和因人情关系复杂出现监督“宽松软”的问题。
在龙源镇登云村,整治过的3口山坪塘始终关不住水,几次协调整改“只打雷、不下雨”。今年4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委+室组地”上下合力如一把利剑直插相关单位,让施工方立即“打回重来”。如今,在解决农耕生产用水的同时,山坪塘里还养上了鱼,“窝火”的群众为此竖起了大拇指。
邻村得晓此事,带着问题的群众纷至而来。登云村75岁李大爷阻止施工人员在其林地内铺设人饮工程管道问题、文笔村前后两任村党支部书记相互恶性告状等问题,均被一一有效化解。说起这些成绩,委室组地有关同志满满自豪感。
据剑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该县通过“委+室组地”模式破解基层疑难杂症17个,群众满意率达100%,尤其是“陈年旧账”的快速处置,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纪巡审”横向环扣联查联办提质效
“每个棒产出的干木耳最少赚50元钱,我们先搞5000棒,年收入可达25万元,名额有限……”这是几年前金仙镇金像村党支部原书记蒲某某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大会上的发言,信心满满、振振有词。
“仅安排一人前往外地购买木耳棒,买回了伪劣产品,再加上管理技术不到位,木耳棒仅1年就停止生长。”现在村民们是一脸愁苦。
  仅生长了1年的木耳棒和产出的200余斤干木耳,“躺”在村委会4年无人问津,造成经济损失7万余元。这是2021年扶贫资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问题线索移送后,经纪检、巡察、审计联合核实调查,随即,镇村全面自查自纠,管理制度上墙,“木耳问题”向群众说清,涉及的2名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纪巡审”联动协作,是剑阁县纪委监委为实现日常监督有效全覆盖和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治而建立的一项工作机制,即县审计部门在乡镇分片设置审计工作站,与区域包片巡察、派出派驻监督检查紧密联系,横向充分联合,发现问题互移互核、精准处置快查快办、定期研判共商共建,力促监督与工作同在、整改与工作同推、落实与大局齐步。
今年以来,该县已“纪巡审”联动监督2轮次,督促整改问题37个,问责处理9人,健全相关制度12项。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聚力做强精准监督和专项监督,创新开展蹲点监督、百姓问廉“坝坝会”、纪检监察小分队大走访、“委+室组地”带信下访等活动,以强有力措施护航乡村振兴,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站在乡村振兴新奋斗起点上,我们坚决以‘合纵连横’之势清障护航,切实保障‘振兴’和‘高质量’落地落实。”剑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杜嫣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