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预防

从一个个物件、一条条训词、一桩桩故事入手,提升家风立德活动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清朗昭化 群众亮出“传家宝”

发布时间: 2019-10-16 10:20:10 来源: 昭化区纪委监委

小雨淅沥,云绕青山,满眼翠绿,小山村景美如画。昭化区柳桥乡柳桥村老村支书蒲开先整齐清洁的院落里,一块“勤俭过一生,终身报党恩”的家训牌匾,立在正房门上。偌大的院坝里,一口石水缸格外惹眼。

柏杨家风村史馆磨刀文化展示区   李建生摄.jpg   

水缸不大,缸中的水清澈见底,四周开凿的纹路稍显粗糙。水缸正面,“永远跟着共产党”几个大字占据了大半个缸身,刷过的红油漆已经斑驳。看得出,这口水缸有些年份了。

    “我们家一辈子感恩党、跟党走,父母在1932年就跟随红军干革命。”蒲开先老人年近八旬,却思路清晰。“为昭示对党的恩情,1959年,我和父亲花了3天时间打成这口水缸,并一直保护好它,希望一代代传下去。”

岁月荏苒,伴随“传家宝”流传的,是蒲开先家良好的家风。将3个儿子送到部队报效国家,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组织群众打感恩井、修感恩渠……退休后,他成立“孝贤文化传承中心”,宣传党的政策,弘扬传统文化,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

干部群众在柏杨家风村史馆参观     罗倩摄.jpg

    “‘传家宝’既彰显一个个家庭立家立人之本,更以独有的内涵寓意影响着政风民风。放大这些老物件散发的正能量,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无形之力。”昭化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昭化区纪委监委敏锐地抓住这一切入点,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为载体,把家风立德建设引向深入。

    借助“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昭化区拓展正党风、倡廉洁、守德行、扬正气内容,大张旗鼓悬挂好家规、宣扬好家风,传播廉洁文化,引领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廉洁家训、秉承好家规、继承好家风,营造养德修身齐家的时代风尚。

昭化区纪委监委机关楼道墙上的廉政亲情寄语,展示着纪检监察干部家属的嘱托、希望和爱。张家乡挖掘当地大姓家族家规家训,利用各村老祠堂进行集中展示。朝阳乡建立柏杨家风村史馆,用物件、图片、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展现柏杨村发展变化。沙坝乡群众纷纷“亮”出自家“传家宝”,把承载一家历史和家风故事的“传家宝”亮出来、讲出来、传下去。

群众在柏杨家风村史馆参观     李建生摄.jpg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72岁的老党员朱思太,一家三代都是木匠,在昭化区开展的“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中,他拿出跟随一生的墨斗、曲尺、推子,告诉传承自己手艺的儿子,木匠做的是良心活,一量一推都关系着良心。他的谆谆诫言就成为挂在墙上的醒目家训。

普子村文书唐雄,其父唐思满是该村的老文书。在唐雄上班的第一天,父亲拿出一把算盘,一部账本,他用这两件传家宝告诉儿子,要明明白白做账,清清白白做人。

柳桥乡群众向大家展示他的”传家宝“   唐彪摄.jpg 

    “家风代代传,清风徐徐吹。”昭化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昭化区以“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为载体,多形式开展家风建设活动,收集各类家规一万余条,清清家风正吹遍昭化。

    好家规带来好家风,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好民风。广元绿色家具产业城建设需在柳桥乡新胜村、分水村征地约4000亩,党员干部的好作风赢得群众的充分信任,不到一年时间顺利完成任务,拆迁200余户,迁坟1000多座,无一人上访信访;东山小区居民多是原东山煤矿塌陷区失地农民,以前常有村民以无经济来源为由上访信访,如今东山村民积极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近两年再无人上访信访……

    “好家风竖起了一面预防腐败的墙。”昭化区纪委监委负责人感慨地说道,家风立德建设,深深地改变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为清朗昭化厚植了基础。通过干群主动立家规,再自觉践行传承,以家规约束个人德行,修身齐家树立良好家风,充分激发了干部群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干部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家风立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深度挖掘拓展融合,建成以“一馆两基地”为支撑、50余个乡村示范点为延伸的家风家规教育网络。持续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系列活动,深挖广元历史上的优秀家训家规,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创新传承,以优良家风家规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今天刊发昭化区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家风立德建设的好做法,以飨读者。



Copyright©2024 gyjjj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广元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106号      蜀ICP备17003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