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五查合一”为基层“减负提质”
发布时间: 2019-08-14 08:15:22 来源: 青川县纪委监委
“五查合一”机制实施后,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花在发展产业上(左晓兰 摄)
扶贫检查过多过滥,基层疲于应付,无时间落实具体工作?针对一些主流媒体报道基层存在的问题,2018年以来,广元市青川县纪委监委研究制定“五查合一”机制,监督检查“减负提质”效果明显。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充分协调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脱贫攻坚督查小组及行业扶贫主管部门五方力量,一次检查,五方参与,从而有效解决监督检查过多过滥问题。”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马均勇介绍到。
既要做到最佳组合,又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针对以往开展监督检查不深入、不系统的问题,每次检查前,县纪委监委牵头协调五方召开联席会议,明确每轮检查重点,列出任务清单,落实任务到人,并划出具体时限,让监督检查有章可循。
“检查次数少了,绝不意味着标准随之降低。”马均勇坦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五方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巡察监督、督查督办、行业监管、专项监管等职能优势,聚焦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采取不提前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分工协作,精准发力,还将检查结果进行共享。
2018年以来,共计开展“五查合一”监督检查4次,发现相关问题412个,查处案件65件,给予党纪处分65人。相较以往动辄几十次的常规“单线程”检查方式,次数明显下降,而发现的问题随着信息共享大幅上升。
基层更多的精力花在帮助群众发展产业上(左晓兰 摄)
“过去要花大量时间在办公室准备扶贫资料,现在迎检的次数明显减少,走村入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时间也就多了。”谈到“五查合一”机制启动以来产生的积极变化,乔庄镇副镇长杨鸿感慨。
和他一样感同身受的,还有营盘乡高峰村贫困户张定平:“以前村干部都在办公室忙,现在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我们身上。”
“督查检查只是手段,推动工作才是目的。”马均勇表示,通过“五查合一”机制的运行,我们不仅提高了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将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迎检备检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真正使监督检查成为推动扶贫工作的“助力器”和“指挥棒”。(作者:卢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