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真正让“民意”成为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晴雨表”、工作成效的“风向标”、问题整改的“助推器”。2016年和2017年,自贡市分别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社会评价两项考评中独占鳌头,成为我省首个党风廉政建设“双料冠军”。其中,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从2011年的全省中游排名,到2017年全省第一。在五年时间里破茧成蝶,自贡市有什么成功的“密码”?从本期节目起,“廉洁四川”电视栏目新增“清风天府行”版块,通过记者现场走访调查,报道全省各地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亮点做法。今天我们就走进自贡市,去探寻他们获得群众点赞的“密码”。
【正文】
【同期声】记者 孙馨异:这里是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的八斗村,今天我们的“清风天府行”揭秘自贡,就要从这里开始我们的第一站。
陈光智是八斗村村支书。从去年以来,他的办公地点就从村委办公室挪到了村民家里。
【采访】沿滩区仙市镇八斗村支书 陈光智:以往村民办事,都是到村办公室来找我。我们通过学习,通过转变作风,现在把我们的村办公地点挪到了村民的家里,这样更了解实际情况,更好地为群众服好务。
八斗村村民姜吉香最近在为孙女的户口问题烦恼。她的孙女今年已经3岁了,由于家庭变故一直没有上户口。陈光智的走访,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解决问题的“及时雨”。
【采访】沿滩区仙市镇八斗村村民 姜吉香:娃娃没得户口,读书读不到,好恼火哟。
陈光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查阅户籍办理的相关规定,多次到相关单位咨询办法,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采访】沿滩区仙市镇八斗村村民 姜吉香:在2018年1月18号,就帮我把户口上起了,这下我放了心了。
陈光智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走访入户登记表》,记录着每天的工作日程和接下来的走访对象。他说,日程安排充实,自己心里才踏实。在沿滩区,和陈光智一样进村入户解决群众困难的基层干部还有上千人。据初步统计,自沿滩区推进此项工作以来,基层干部已走访群众9万户、31万人次,督促解决2000余名群众反映的问题。
【同期声】记者 孙馨异: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盼。也许这就是自贡市在社会评价中获得群众点赞的第一个“密码”。毕竟,群众路线永远是最走心的路线。
秉承这一信念,大安区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问题搜集的另一个特色路径。
【采访】记者 孙馨异: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大安区的民情收集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对收集来的问题进行分流和处理。请问您手里这个表是从哪里来的呢?
【采访】大安区民情收集中心工作人员 雷靓:这个是个别乡镇它们的村民反映的村务公开不透明,还有就是对征地拆迁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现在准备把这个资料交办给何市镇党委政府处理。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明确整改的牵头单位、实施单位和整改时限,并动态记录所有问题的整改进度,是民情收集中心的主要工作。除此之外,针对分发到各单位、各负责人的问题,还实行建账销账制,整改结果必须要群众签字认可,才能销账。
【采访】大安区民情收集中心负责人 魏鹏程:今年我们收集到的问题有73个,已经解决的有51个,正在解决的有22个。我们把评价权交到群众手中,如果群众不满意,我们就不销账。
【同期声】记者 孙馨异:建账销账制度,是督促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一道“紧箍咒”。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大安区有建账销账制度,沿滩区有《走访入户登记表》,他们虽然在工作上各有特色,但总的一条,就是他们都建立了解决问题的硬性制度。也许,这就是他们获得群众点赞的第二个“密码”。
【采访】自贡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张德春:(我们)用各种方法、措施,来探寻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以此来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这就是我们自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期声】《盐都问政》主持人:本期《盐都问政》,在话题征集过程当中就接到了不少的关于……
在2016年12月29日播出的《盐都问政》中,贡井区筱溪街居民反映,要求撤销影响出行和安全的育才路摊区。节目播出后的一周内,在市纪委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督促协调下,育才路摊区开始得到清理。截至2017年底,该片区的整改搬迁工作已经完成。长期困扰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救护通道堵塞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采访】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生 杨勋能:在摊区没有撤销以前,路相当的拥堵,我们的救护车从入口到达我们医院大概需要四到五分钟,最长的时候等待可能需要八分钟左右。这个摊区撤销了以后,从入口到我们医院,大概就只需要一分钟,为我们医院打通了一个生命通道,为我们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为贡井区政府、区委点赞。
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休戚相关;而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则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金钥匙”,就是他们获得群众点赞的第三个“密码”。富顺县的“金钥匙”就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大数据平台,紧盯重点关键领域,重拳治理“微腐败”。
【采访】富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龙中杰:我们的大数据平台主要是通过一月一更新,一个季度一汇总,对汇总的数据进行筛选、对比,发现问题线索。主要是针对扶贫领域违法违规等7类问题进行聚焦扫描。
【采访】记者 孙馨异:那就是截止到目前,我们这个大数据平台的成效怎么样?
【采访】富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龙中杰: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共发现违纪违法线索115条,涉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线索20条。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纵深推进,干部作风得到明显好转,群众自然会点赞。2017年,自贡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百日攻坚”,紧盯村组长、站所长、科股长、医院院长、校长“小五长”等重点对象,聚焦脱贫攻坚、民生保障、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集中整改一批群众关注的问题,立案查处“微腐败”595件,党纪政纪处分397人。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作风建设,自贡市还把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常规纪律教育,作为了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同期声】记者 孙馨异:这里是自贡市廉政教育中心,也是老百姓口中自贡市政治生态建设的干部学校。在这里,党员干部会学习党纪法规,也会接受警示教育的洗礼。管住干部是他们获得群众点赞的第四个“密码”。
2017年12月12日,自贡市廉政教育中心正式启用。在启用的第一天,市委书记李刚就带领市级领导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近年来,自贡市委把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亲自抓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监督责任,及时跟踪,对推动不力的,坚决追责问责。
【采访】自贡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张德春:我们取得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最好成绩,这对我们而言,是激励,更是鞭策。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地总结经验、成效,落实好两个责任,从严正风反腐,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2017年,自贡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可以说,在市委的有力带动下,各区县相互借鉴好的做法,持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给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主持人:
党委重视、纪委给力,各级党组织压实责任、真抓实干,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一年上一个台阶。本周“清风天府行”取经自贡,我们看到,他们获得群众点赞的四个“密码”,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用制度管人管事,切实管住干部,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