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丨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要闻

评论 | 廉洁文化有了崭新面孔

发布时间: 2025-09-30 09:42:46 来源: 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持续深化“清廉广元·生态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日前我市开展的“千年蜀道 百里廉音”廉洁文化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以“历史为基、文化为桥、大众为主体”的独特思路,打破了传统廉洁宣传“刻板说教”的局限,构建起“全国联动与地域深耕并重、专业规范与全民参与共生”的传播新生态。它既让廉洁精神有了历史的厚度与艺术的温度,更让其在地域土壤中扎下深根,成为廉洁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标杆性实践。

古老的蜀道边,廉洁文化有了崭新面孔。

别开生面的创新性。活动将“蜀道千年文脉”与“廉洁时代精神”深度耦合,为廉洁文化注入独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标识。蜀道从来不只是单纯的地理符号,还是穿越秦岭巴山、承载千年记忆的文化廊道,甚至是包含了廉洁文化内涵的廊道——古代官吏督建蜀道时“勤勉奉公、不谋私利”的操守,先贤行走蜀道时“修身自守、清廉自勉”的追求,蜀道沿线百姓对“公正为民”的朴素期盼,这些潜藏于历史褶皱中的廉洁基因,恰是当下廉洁文化建设最珍贵的“精神富矿”。活动没有停留在“口号式”宣传,而是以蜀道为“精神纽带”,引导创作者从蜀道历史、蜀道故事中挖掘廉洁元素。书法作品借蜀道楹联传递清正气韵,绘画作品以剑门关、翠云廊为景喻指守节初心,文学作品围绕金牛道上的清官传说展开创作。这种“以史润廉、以文化人”的设计,让“崇廉尚洁”不再是孤立的现实要求,而是有千年文脉支撑的价值传承,既赋予了蜀道文化新时代的廉洁内涵,也让廉洁文化因历史厚重而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这种创新,让廉洁不再是抽象的倡导,而是顺着蜀道的脉络、伴着广元的乡音,化作可触、可品、可传承的文化印记。

春风化雨的影响力。影响力源于“多层级协同、广覆盖动员”组织体系,为廉洁文化传播搭建了专业且开放的平台。从组织架构看,活动形成了“省级指导定方向、市级主办抓核心、部门承办强落地、协会支持赋专业”的完整链条。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创作方向不偏;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牵头主办,锚定廉洁主题核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具体承办,保障征集流程顺畅;省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7家省级文艺协会及四川美术馆提供支持,为作品质量注入专业保障。从参与范围看,活动打破地域与身份限制,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敞开大门,最终征集作品2593件,覆盖文学、书法、绘画、摄影、歌曲、公益广告6大类别,其中省外及省内市外投稿达994件,真正实现“廉洁之声传千里”。

本土力量的热情度。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蜀道申遗核心区与活动“主场”,广元本土作者的参与热情,更让廉洁文化与地域情感深度交融,成为活动最鲜活的“在地注脚”。对广元人而言,蜀道是融入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是祖辈口中廉洁故事,是周末漫步时触手可及的历史印迹,是沿线村落代代相传守正戒贪的家训。这份家门口的熟悉感,让本土创作充满情感共鸣与现实温度,形成“县县有亮点、区区有特色”的格局。更可贵的是,参与群体突破“专业壁垒”,退休老人以毛笔书写蜀道廉洁楹联,学校师生以水彩画描绘“蜀道清廉小故事”,乡镇干部用镜头记录基层廉洁实践,社区居民自发组建“蜀道廉洁摄影小组”。这种“全民参与、全民创作”的热潮,让廉洁文化不再是外部输入的理念,而是本土民众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真正实现了“廉洁精神扎根地域、融入生活”。

从长远价值来看,“千年蜀道 百里廉音”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次作品征集,它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它证明,当廉洁文化扎根地域历史,便能摆脱“空洞说教”,拥有打动人心的文化底气;当廉洁文化借助多元文艺载体,便能打破“传播壁垒”,实现“以美载道、以情化人”;当廉洁文化激发大众参与热情,便能从“部门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全民的生活选择”。未来,若能延续这种“以文化为魂、以地域为根、以大众为主体”的思路,让廉洁文化与更多地方特色、生活场景相结合,必能让清廉之风浸润更多人心,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注入持久且深厚的力量。


Copyright©2025 gyjjj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广元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蜀ICP备17003113号-1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