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巡察让“隐匿”的文物现身
发布时间:2022-04-12 15:44:12 来源:苍溪县委第四巡察组
        “找到了、找到了,丢失的民俗文物‘崇宁重宝’古钱币找到了!”听到电话里传来急促而兴奋的声音,巡察组同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2021年10月,市委文物保护工作专项巡察组进驻苍溪县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专项巡察。巡察组调阅《苍溪县2021年文物违法犯罪登记台账》时,一则“2021年1月县梨博园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崇宁重宝’丢失,已立案调查”的信息,引起巡察组的注意。
        “文物保管应该非常严格,怎么会出现丢失的情况,事情过去这么久找到了吗,相关责任人怎么处理的?”一连串问号在市委专项巡察组组长岳永波脑海里盘旋。他立即召开组务会研究,决定展开深入调查。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验,全面核查丢失文物的情况。原来2020年12月,在县梨博园将保管的68件民俗实物文物登记造册移交县作协过程中,现场监交的县文保中心干部发现没有“崇宁重宝”文物,多方查找未果后,于2021年1月21日向县公安局报案,县公安局立即开展立案侦查,至巡察进驻尚未结案。
        在与县文保中心干部座谈时,巡察组了解到事情远比想象严重:2021年7月,县作协向五龙镇三会村移交文物时,监交的县文保中心干部发现除“崇宁重宝”外,还有中华民国木质斗等13件文物失踪,同时现场发现县梨博园、县作协、县文保中心相关党员干部文物保管工作责任心不强,将一些文物当作杂物随意堆放,有的被挤压变形、破损。 
        汇总情况后,组长岳永波再次召开组务会研究,经报批后决定将三个单位管理文物履职不力问题和丢失重要文物的线索,移交苍溪县纪委监委处置。县纪委监委立即介入、直查快办,督促三个单位加大文物找寻力度。 
        在市委文物保护工作专项巡察组和县纪委监委协同督促下,10月23日,距离问题线索移交仅一天时间,梨博园管委会在原民俗馆箱柜缝隙间找到“崇宁重宝”文物,同日,县作协在嘉陵江文学院杂物间找到木质斗等11件文物;12月6日,另外2件文物在县作协文学院内找到。经县文保中心技术人员鉴定,判定与丢失的所有文物吻合。     
        文物保护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10个,移交问题线索4件,立案审查2人、组织处理7人,推动建立完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7项,有力促进苍溪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