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发布时间:2015-01-26 10:12:12 来源:广纪宣
——我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广元市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努力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紧紧围绕“廉洁城市”目标,抓住维护民利根本,坚持评改结合、标本兼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作风转变,部门和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将其纳入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总体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市委书记马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菲多次对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作出批示,亲自审定政风行风评议结果,确定年度重点评议单位。
“政风行风体现党风,关系社风民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范继跃多次强调,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是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听——政风行风热线听民声
亭子口库区能否养鱼,需在哪儿办理相关证件?
停水信息如何及时发布,让老百姓第一时间知晓?……
渔业资源保护、农村安全供水、河道采砂管理、水资源管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热线、网络和短信抛给了做客政风行风热线的市水务局工作人员。
这是去年最后一期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解答人员对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除1个问题需要后续调查了解外,其余的全部现场解答。
为了更全方面集纳民意,拓宽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我市坚持把《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作为各级各部门与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有所为、民有所知。
去年,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紧紧围绕群教活动、“四风”问题、民生工程、政风行风建设等热点话题,重点突出惠农富农强农政策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物价监管、保障性住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题,积极推动群众急需急盼问题的妥善解决。
节目采取市上设立阳光直播室,各县区设立“第二直播室”方式联动播出,实行政风行风评议员联系上线单位制度,参与和监督热线节目播出。针对节目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单位做到了能现场答复的立即答复,不能现场解决的,下线后7天内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听众。
为确保节目组织领导到位、投诉举报问题调查处理到位、情况信息反馈到位,市纠风办播前精心预告、播中认真解疑、播后督办整改落实,做到了热线节目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据悉,去年全年播出热线节目37期, “一把手”上线率达90%,共受理咨询投诉问题671个,现已办结658个,办结率达98%。
纠——专项整治护民利
“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外来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在5个工作日办结,教师资格证在20个工作日办结,学生转学、休学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学校乱收费和师德师风问题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这是去年市教育局局长杨松林在媒体进行“三服务”公开承诺时的表态。
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去年以来,市纠风办组织32个市级部门单位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开展 “三服务”公开承诺,督促市级相关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民生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突出问题解决等监督检查,确保群众得实惠。
我市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放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之首,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群众反映的一大批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年来,财政、农业、扶贫、食品药品等30多个部门开展了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项目的专项检查50余次。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发现并纠正问题15个。受理涉及群众负担来信315件,接待上访人员156人次,调解农村土地纠纷3425起,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29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我市还重新编制了275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流程图和办事指南,实现审批内容、法定依据等“十公开”。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市县乡村建立政务(便民)服务中心2785个,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的单位3460个。
执行不力、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行政行为不规范、虚假违法广告等问题,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去年以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专项整治突出问题。
18项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81项,对42个单位和部门的价格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7件,取消、降低、合并和免征收费35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浮拖”问题170件,处理253人;查处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方面的问题1025件,处理950人。出台《广元市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规定》,开展了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
评——监督整改顺民心
政风行风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我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政风行风好坏的标准,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评议对象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去年,我市确定了市经济和信息委、市旅游发展委、市教育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中心医院等10个单位为重点评议部门(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委、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旅游发展委、市教育局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与机关各科室签订政风行风建设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市中心医院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推进业务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解决“三长一短”、“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院服务意识和质量明显提高,医患纠纷明显减少。
在实际评议中,不断创新评议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召开行风建设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设立意见箱、电话和手机短信调查等方式,开展“面对面”、“背靠背”、“下评上”、“系统自评”等形式多样的民主评议活动。市国土资源局、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下属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内容,督促工作落实。市国税局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扎根工程”,全员全面走访纳税人,送政策、解难题、听意见。市旅游局开展“三亮三创三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突出评议实效。将查找整改问题贯穿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始终,重点评议单位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评议情况座谈会,邀请相关领导、行评员、新闻媒体参加,确保问题在多方监督下整改落实。评议员将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在座谈会上面对面向被评单位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意见。今年以来,市行评员共收集和反馈10个重点评议单位意见、建议214条,并对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制定了“3+10”整改方案,着力解决了13个突出问题;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对行评员提出的40条意见和建议逐一办理回复;市教育局开展六项整治,解决有偿家教、升学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