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清风满乾坤——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8-02-09 09:45:47 来源:广元日报
25人因违反政治纪律被严肃查处;14人因党风廉政鉴定不过关被坚决“放下”;查纠违规发放津补贴、潜入地下公款吃喝等突出问题185个;立案审查县处级干部23人、乡科级干部179人,其中“一把手”86人;立案审查群众身边腐败案件873件,处分856人,通报曝光585件,广元市纪委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在全国电视电话会上交流发言……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各级党委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的勇气和担当,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挺纪在前,不断创新监督执纪方式方法的不懈追求,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铁面执纪的信念和坚守。不要人夸颜色好,只为清风满乾坤。2017——蜀道铁军驰而不息勇往直前,只为广元大地风清气正!
抓责任落实加劲拧紧“螺丝钉”
2017年初,在全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上,市委书记王菲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与市委常委、各县区和市级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这张沉甸甸的责任书,是“两个责任”在广元落地生根的缩影。
年初“交账”、年底“对账”。今年1月20日,市委举行了一次“麻辣味”十足的述责述廉,各县区党委书记既要对照责任书和履职清单现场述责述廉,还要接受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点评与质询。
“2017年与2016年相比,虽然评价指数有所上升,但在全省排名仍然下降了12名……”剑阁县委书记向永东述责述廉时就剑阁县群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下降作了说明。针对这一问题,市委书记王菲的点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呈下滑趋势不容忽视,说明我们在联系服务群众、解民忧化民难等方面还有差距,要深挖细查找准原因,有针对性加以解决,持续巩固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市纪委深入推进下级党委书记和同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向纪委全会述责述廉规范化、常态化,着力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推行的“一把手”签字背书、纪委书记“约谈提醒”等已成常态。2017年,通过督查、考核、问责等方式,发现并督促整改“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43个,问责党组织17个、领导干部15人。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5件,处分25人,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制定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工作规程,出具党风廉政意见1251人次,14人因党风廉政意见不过关被坚决“放下”,切实把好了政治关、廉洁关。
抓脱贫攻坚聚焦问题更精准
“从前我们反映问题,要走几十里山路,现在通过这张廉心卡就可以反映了。”旺苍县木门镇贫困户赵正军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2017年7月,木门镇镇干部将一张写有市、县、乡、村四级精准监督工作小组负责人电话号码的卡片张贴在了他家门前,并告知在扶贫领域有任何需要反映的问题可以直接拨打上面的电话。
“我看见县纪委书记袁达成的电话在上边,心里很疑惑,纪委书记的电话会直接告诉我们吗?”老赵讲道,“一想到几个月没有领到的工资,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这个电话不仅很快打破了老赵的疑虑,老赵及乡亲们几个月没有领到的工资,也在县纪委的协调下,短短几天就拿到了手。
一张小小的“廉心卡”既廉洁了干部也连接了民心。据悉,2017年3月至今,全市建立脱贫攻坚精准监督工作小组739个,张贴发放“廉心卡”40余万张,四级监督员分片包户精准监督,实现了脱贫攻坚监督网格化、全覆盖。2017年以来,四级监督员接听来电6000余人次,收到各类问题1000多个。
为保证贫困群众“保命钱”一分一厘不乱花、一丝一毫不私用,市纪委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探索建立“6+1”精准监督模式和“433”工作法。推行市县乡村“四级精准监督”,开列任务、问题、程序“三张清单”,明确监督责任、理清监督内容、规范监督程序;建立问题线索快速处置、违纪问题“三级联查”和案件通报曝光“三项机制”,广元扶贫领域精准监督助推精准脱贫首战告捷。截至目前,全市通报曝光问题442个,查处143个,处理192人,清退违纪款100万元,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前列,获得群众衷心点赞。
抓正风肃纪越是艰险越向前
2017年国庆、中秋前夕,全市16.6万名党员干部陆续收到一份特殊的节礼——“共产党员遵规守纪提醒函”,“这是一份郑重而温暖的提醒,我认真学习并且收藏了”,青川县大坝乡党委书记何先海对于这份节礼非常珍视。除了这份节礼,市纪委还与全市党员干部签订遵规守纪承诺书,每个重要时间节点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截至目前,已通过市纪委短信平台发送廉政短信30.5万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纪委以一刻不松、半步不退的坚定决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实行市“每季度”、县区“每两月”一次集中检查,查纠违规发放津补贴、潜入地下公款吃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185个。打造舆论监督广元品牌“蜀道麻辣烫”,开通“蜀道清风”微信公众号,开播“阳光问政(廉)”节目31期,曝光问题129个,问责178人,党政纪处分36人。建立“四风”问题快查严处机制,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4件121人,给予纪律处分100人。紧盯庸懒散浮拖,建立红黄牌警示问责机制,以整肃会风会纪
为突破口,全面开启新一轮改作风、树新风行动。广泛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评选“蜀道好家规”11条并大力传扬,建成剑阁李榕家风教育基地、苍溪寻乐书岩家风传承基地、川北家风馆,实现醇正家风与优良党风良性互动。
抓惩贪治腐狭路相逢勇者胜
惩贪治腐是纪检监察机关不变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压倒性态势逐步形成,然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勇者的胆略和智慧,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2017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2536件,结案987件、处分975人,立案审查县处级干部23人、乡科级干部179人,其中“一把手”86人;立案审查群众身边腐败案件873件,处分856人,通报曝光585件;严肃查处了市国资系统、国土资源系统腐败窝案,处理党员、干部60余人。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941人,分别占66%、29%、2.5%和2.5%,铁腕执纪,铁拳惩腐,形成持续有力震慑。
去年8月,朝天区人民法院对广元市林业和园林局原干部蒲某受贿案依法进行公开审判,市纪委组织30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全程观看庭审,接受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广元市纪委组织‘庭审课堂’36场次,召开案发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38次,编制警示教育作品5部,组织3.5万名党员干部赴市法纪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旨在认真做好执纪审查‘下半篇’文章。”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抓改革创新重整行装再出发
2018年1月9日,历史性的一刻在广元市纪委办公楼前定格,“广元市监察委员会”如期挂牌,市监委首届主任、副主任、委员履新上任。为了这一刻,市纪委蹄疾步稳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组建办公室及五个工作组,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市委书记王菲切实当好“施工队长”,先后组织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市委常委会和2次小组会议研究实施方案、部署推动落实;配合省纪委做好市监委领导班子配备。市纪委切实担负专责,调研起草改革方案,突出人员转隶、监委选举和机制建设等关键环节狠抓贯彻落实。目前,市县两级监察委员已经全面组建挂牌,监察对象较改革前增加4.3万人。
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综合派驻机构改革,实现对88个市级部门监督全覆盖,工作力量较改革前增加2.7倍,处置问题线索、谈话函询数同比分别上升44.4%和108%。深入实施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提能“五大行动”,推行“日清单、周例会、月督查”制度,开展“争做许大勇式优秀纪检监察干部”活动,创先争优氛围日益浓厚。出台“五条监督措施”,分级召开“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题民主生活会,探索开展2轮系统内部巡察,发现问题117个。坚持刀刃向内,全市谈话函询纪检监察干部33人,立案审查12件12人。
2017年,广元市纪委作为全省唯一市州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2名同志、1个单位分别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创新重点工作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1200余次予以肯定性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广元调研基地正式挂牌,党风廉政建设“广元实践”纳入国家级智库研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