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关切严起改起 ——三论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
发布时间:2018-03-07 16:09:43 来源:广元日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孟子曾说过:“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几千年前,就有人提出“民生”概念。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计,关心百姓的衣食住行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责任义务,也是作风纪律建设的根本遵从。深化作风纪律,要以群众为导向,从民生关切严起改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重要论断,为深化作风纪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发出了“点球”。
深化作风纪律,要以民生关切为落脚点。民生安则民心稳,民生乐则民心悦。我们要以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为导向,直接到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倾听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面他们的关切和呼声,一项项细查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标准,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及时整改、坚决整改,一条条落到实处、改出成效,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深化作风纪律,要对与民争利的行为露头就打。把“聚光灯”对准涉农资金、“三资”管理、教育、医疗、低保、救灾救济、征地拆迁、金融信贷等领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着力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让歪风邪气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切实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得到坚决纠正,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得到坚决查处,“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得到有效遏制,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各级党员干部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绷紧思想上的弦,管住权力的手,坚决打好改进作风持久战、攻坚战,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肃纪律。
深化作风纪律,要落实到为民谋利的行动上。“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对群众说的话。党员干部不能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而要时刻心系百姓、服务群众。“一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些名言警句充分说明实干的重要性,也是党员干部转作风、严纪律的本质。要把改进作风、严肃纪律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工作,做出样子做出成绩,以对党、对老百姓负责的担当,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拿出长抓的韧性、常抓的狠劲、细抓的耐心,清风正气,束规守矩,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