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权力风险联防联控 广元市昭化区织密粮食购销领域“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1-10-29 11:03:27 来源:本网
记者10月29日从广元市昭化区纪委监委获悉,自9月以来,昭化区纪委监委坚持查处问题、督促整改、推动治理一体推进,靠前监督、跟进监督、靶向施治,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2018年5月,昭化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粮食储备库原主任刘峡受贿犯罪、套取财政资金账外运行、私分公款等问题。结合专项整治,该区做实“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针对刘峡案暴露出的系列问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风险防控、监督责任“三张清单”,压紧压实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责任,构建风险联防、腐败联控、监督联动、失责联查的工作格局,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专项整治启动后,区纪委监委及时督促粮食系统全面梳理排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容易滋生腐败的粮食收购、仓储、销售和项目建设等重点权力,查找出“粮食收购环节低收高入、赚取差价”“粮食仓储环节虚报损耗、虚增入库”“粮食销售环节暗箱操作、收受回扣”“项目建设环节虚增工程、套取资金”4个薄弱环节,全面梳理行权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35个,细化制定防控措施39条,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粮情检查与处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12项。
以销售储备粮为例,以前政策性粮食到期轮换时,直接由粮库私下确定销售对象和销售价格,存在极大的廉政风险。现在,粮库完善《粮食销售制度》,明确政策性粮销售必须公开询价、公开挂网,严禁自行买卖,并由区发改局、区纪委监委驻区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通过公开和内部外部监督共同发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消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
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区纪委监委及时发布专项整治监督举报公告,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国有粮食企业对标职能职责和整治重点,全覆盖开展自查自纠,确保自查不漏一个单位、不留一个问题。截至目前,共梳理15个突出问题,并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整改。
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中央、省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区纪委监委将抽调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干部组成工作专班,深入企业座谈走访、查阅账务、清仓盘库,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倒逼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责任落实。”广元市昭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宋立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