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持续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布时间:2021-10-08 08:40:55 来源:四川日报
9月29日,接过镇干部专程送来的残疾证,瘫痪近10年的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红寨村村民郑桂清脸上露出笑容。卧床10年,今朝拿证,凭着这个证,以后她每月可享受50元护理补贴、100元生活补贴。今年7月以来,广元市持续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大批干部“蹲下去”“沉下去”听民声、问民情,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些干部‘盆地意识’、‘山门观念’浓厚,守摊子、混日子,最终错失发展机遇、贻误发展……”聚焦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纪律作风问题,今年7月,广元市召开干部纪律作风整顿电视电话会,面对1万多名市、县、乡镇参会干部,市委书记邹自景直截了当点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12个方面作风问题,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铸入灵魂。并同步出台领导干部“七条禁令”、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十条规定,进一步严纪律、正风气、净生态。
让干部“下深水” 即时即办困难问题4800余件
按照全市纪律作风整顿要求,今年7月,昭化区纪委监委下沉乡镇村社蹲点调研,有群众反映残疾人“办证难”“办证贵”。
按照残疾证办理流程,申请人需要带齐相关证明到区政务服务中心残联窗口填写申请,并到市、县指定医院进行鉴定,鉴定后还需要将残疾评定表交往残联窗口审核,最后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无异议后方可领取残疾证。申请人往往需要反复跑多趟才能搞定,对行走困难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来说,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昭化区残联工作人员、区人民医院医生上门为行走不便残疾人鉴定残疾等级。
能不能让服务流程更灵活一点?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区残联、中心医院、政务服务中心、乡镇村社干部等经过沟通协调,推出了“上门办证、服务到家”活动,近三个月时间,为160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办理了残疾证。
纪律作风整顿着眼“让群众满意”,“逼着”干部“下深水”,到基层一线解决实际困难。
近日,在苍溪县陵江镇陵江村村委会举行的“廉勤坝坝问”活动现场,群众质询干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你们安排工作时,不是打电话就是放高音喇叭,和群众面对面摆谈的少,大家对政策不熟悉,等于零。”“村里电线、网线散乱,既影响美观,遇到吹风下雨,还有安全隐患,咋弄?”“三组一处堡坎因雨水浸泡垮塌,你们知不知道,好久能处理?”
群众一番“数落”,台上的镇村干部脸上发烫,当场承诺一一整改落实。
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广元市纪律作风整顿,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办实事机制,223名市(县)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1400余次,各县区、部门通过大走访等多种方式开门问计4万余人次,搜集各类意见建议1.4万余条,即时即办困难问题4800余件,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环境整治等问题,逐步得到化解。
让数据和干部多跑腿 营商环境更优了
“网上提交申报资料,仅在1个工作日内就完成审核,从手机下载了带二维码的施工许可证”。拿到广元市首张电子施工许可证的广元观南・庭院项目负责人敬东山开心地扬着手机说。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加强纪律作风整顿,让数据多跑路,业主少跑路不跑路,实现了相关电子证照在线申报、在线提交材料、在线受理审核、在线核发,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建设领域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7类电子证照(第一批)的认领和启用。全市所有县区同步完成电子印章启用和电子证照的认领,累计已生成电子证照247张。
纪律作风整顿让企业办理用水事项也加快了进度。按照广元市最新印发的《全市用水用气服务标准》,用水、用气报装材料分别从3项、2项精简为1项,报装环节由3个优化为2个,时间分别压减至5个、6个工作日。
以前施工办理用水的事,资料多、审批耗时较长,特别是工地施工企业意见大。“现在统一了全市企业首次获得用水的环节和耗时,明显感觉快多了。”广元市城区一项目经理刘先生发出感慨。
纪律作风整顿让干部的腿变勤了。“不用你们来回跑,我今天把公章带上的。”近日,青川县住建局局长侯再孝来到该县竹园镇,与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一同在拨款申请单上签字盖章,随后,银行很快将该专项资金拨付到位,项目加快推进。在此之前,该污水处理厂项目请示文件在多个部门之间“踢皮球”,停摆10年一直无法投入使用。
随着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深入开展,广元干部作风变了,和群众距离近了,营商环境更优了。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董里表示,纪律作风整顿使干部队伍肌体更健康、更有力,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新面貌新作风护航广元现代化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