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四项机制”助力阳光脱贫
发布时间:2019-07-24 09:24:00 来源:巴中市纪委监委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3+X”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探索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全域监督、预警问责等机制,帮助全区贫困群众阳光脱贫。
“1+N”权力制约
以“一把手五不直管”机制为中心,建立“智慧政务监督系统”“惠农惠民资金‘一卡通’管理系统”等平台,强化日常监督,严防“有权任性”。“我们积极探索‘1+N’权力监督模式,惠农惠民等资金不再多头下达,直接打在群众的明白卡上,这减少了廉政风险,让‘小微腐败’无处遁形,让群众的各项资金一步到账。”恩阳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婷说道。
该区网上同步运行行权事项21836件,及时督办预报警件77件,核查违纪线索4条,党政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2人。在8个乡镇(街道)试点行权平台功能延伸改革,105项惠民涉农事项实现区乡在线同时运行。
“纪检+群众+媒体”全域监督
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主责主业,将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整治扶贫领域“中梗阻”问题相结合,发动和运用群众、媒体监督力量,全域监督扶贫领域问题。该区设立“党风廉政建设群众监督中心”,招募反腐倡廉志愿者,围绕5大类61项扶贫事项开展常态盯防,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督促整改问题211个。开播20期《阳光追责》电视节目,曝光问题63个。
“我们建立党风政风监督中心,召集党风政风监督员,积极发挥群众作用,从目前来看效果很好,一批我们没发现的群众身边的‘小微腐败’问题被起底,群众的满意度连续攀升。”三河场镇纪委书记龙虎臣对该镇建立的党风政风监督中心赞不绝口。
黄橙红“三牌”问责
据悉,该区对专项治理中发现问题情节较轻的乡镇或部门亮黄牌限期整改,对问题较多或整改不力的亮橙牌警示督办,对拒不整改或违纪违法的亮红牌严肃问责。
“我们通过‘亮牌’提醒,严格督促问题整改,确保每个扶贫领域的问题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持续增强了整治‘小微腐败’的震慑力,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恩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虎开仲介绍。
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出黄牌督办12期、橙牌警示2期、红牌问责5期,立案查处74件,已给予党政纪处分69人,组织处理58人。
“廉风助脱贫”大宣教格局
恩阳区送廉洁文化下乡,播放廉洁微电影
恩阳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源头防控,不断强化扶贫领域廉洁宣传教育,近年来,根据梳理全区查处的典型案例,编印了《我向组织检讨》、《我们有底线》等警示教育读本,在贫困村开展“以案明纪正心守廉”专题会、坝坝会600余场次,创编廉洁文艺作品,深入田地头开展“夏日廉风清韵恩阳”“廉风润金秋”廉洁文化大下乡活动120场次,营造崇廉尚实的社会氛围。
“我们不断加强与群众组织和文化团体合作,注重挖掘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宣教工作力量源泉,发挥群体优势,给党风廉政宣教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恩阳区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赵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