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您的高风亮节,是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发布时间:2018-01-09 09:02:15 来源:廉洁四川
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在北京逝世,
享年78岁。
周恩来同志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而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周恩来同志展现出的精神品质,更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永远铭记、缅怀、发扬。
在阿坝,
周恩来参与多次会议,
对长征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
根据两河口会议决定,
周恩来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
卓克基会议,
讨论研究了民族问题
在芦花,为顾全大局,团结张国焘北上,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辞去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由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并为中央军委的总负责者。且在张国焘尚未熟悉工作前,暂时由周恩来帮助。周恩来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而是关心党和红军的发展,大公无私的精神得以充分体现。
张国焘另立“第二中央”之前,本着团结的大局,周恩来一直苦口婆心,希望张国焘能够改邪归正,不走分裂的路,可谓仁至义尽。而当1935年9月张国焘决定分裂中央,彻底走上党和红军的对立面时,周恩来团结绝大多数中央领导同志,坚决同张国焘作斗争,维护了中央的团结。
沙窝会议,讨论了组织问题,
会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总部,
由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委。
巴西会议会址
长征途中,周恩来“一路上十分辛劳。每到驻地,参加中央或三人团会议,处理各军团来的电报,研究战情,下达作战及行军命令,遇有紧急情况,常常彻夜不眠,终于积劳成疾。沙窝会议后,不能进食,发高烧,昏迷不醒,诊断系患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经多日抢救治疗,脱离危险。”但即使在病中,周恩来依然任劳任怨,仍能及时处置诸多突发事件,率领红军一路北上,最终胜利会师。
长征途中,谈及牺牲的烈士,周恩来说——
我们是有许多很优秀的同志倒在了长征途中,我们应当永远记着他们!
但是,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
懂吗?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
长征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而这位为党、为红军、为中国革命付出太多的开国元勋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长征以后,红原建县,这个名字正是周恩来亲自命名,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
时至今日,
提起红原的绮丽风景,
不能不想到红军的艰难困苦;
提起长征的伟大胜利,
不能不想到总理的高风亮节。
周总理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代伟人,令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