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 魅力绽放——镜头下的朝天女纪检人(四)
发布时间:2017-09-04 09:28:37 来源:本网
我们已经推出了三期铿锵玫瑰的工作故事(下拉最后有链接哦),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8位女纪检人的无限魅力。
何海侠
▽
因为选择所以无悔
何海侠,2016年5月任区纪委派驻区交通运输局纪检组组长。
“你说的普通话很标准,不是四川人吧?”
“嗯,我不是四川人,我的老家在东北佳木斯。”
“哦?听说那是“东方第一城”,挨着俄罗斯,沃野千里、山川如画,到我们这小山区还习惯不?”
“在四川读了四年大学,我很喜欢这里。”
……
何海侠,一个刚满30岁的女子,框着一副斯文眼镜,走起路却是来“虎虎生风”,为人十分热情仗义。2011年9月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了朝天区,开始在一个小乡镇工作。因为工作适应能力强,业绩突出,仅仅一年后,就考调到了区纪委机关,在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
2012年8月,“狠刹四风”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某天,一个陌生的电话响起“我们这有一名干部正在违规举办升学宴,你们管不管?”
接到电话后,何海侠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了举报情况,领导要求第一时间带着设备赶到了现场。
怎么会是他!——被举报的竟是多年来待她如亲妹妹般的老领导!
一边是启蒙老师,一边是严格的纪律要求。
“我该怎么办?跟领导请示,这事我回避?”作为一名纪检新兵的何海侠内心迟疑着。
“不能拿着纪律的戒尺当儿戏,纪律面前谁都不能搞特殊。”她拿定主意,及时作了现场资料取证,经过调查核实,被举报的干部受到了严肃处理。
后来又接到几起类似的举报,她都按要求严格调查取证,相关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也受到了严肃处理,全区党风政风民风为之一振,“狠刹四风”行动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上级的肯定。
“两个责任、八项规定、纠四风、打虎拍蝇、三转、打铁自身硬、永远在路上……”伴随着系列高频词和系列硬措施,何海侠在纪检路上不断成长。
2016年5月,何海侠被组织派驻到区交通运输局作纪检组长。这对她来说又是一次转折、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历炼。
作为一个单位的纪检组长,既要抓日常监督,还要抓思想教育;既要抓执纪问责,又要抓建章立制。
刚到新岗位,何海侠列了一张清单,利用闲暇时间在三个月内与局每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进行一次交心谈心,一是通过交流学习熟悉工作,更重要的是想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创新开展局党组廉政谈话、“纪检组长谈心日”、“选点派驻监督”等工作,干部职工遵规守纪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大家都主动把心思放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履职尽责上,把功夫下到推动工作上。
“你不想家么?这么远,工作条件这么辛苦,你后悔么?”时常有人这样问她。
“作为基层纪检战线的工作者,我们干的都是平凡的事,但大家每天都满情激情、满怀感恩,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把平凡的工作当伟大的事业干。事业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我不后悔!”何海侠对工作和生活充满希望。
陈玉梅
▽
托稳公正的天平
陈玉梅, 2013年3月任区纪委派驻区粮食局纪检组组长。
在从事纪检工作4年中,她对己、对人、对工作都是严格要求,认真按照纪检监察的工作职责、内容、办事,严格履行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应尽的职责。
她以公正廉明、严于律已的人格力量,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努力做好粮食局纪委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尽到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应尽的职责,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她都热情认真细致的对待,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她积极作为的态度得到了同事和群众的一直好评。
她相信,拼尽全力不一定会赢,但一定不算输。
陆晓艳
▽
以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己任
陆晓艳,2011年3月任区纪委派驻区食品药品和工商局纪检组组长。
作为区食药工商局纪检组长,她强化责任担当,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以集体廉政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干部廉政思想防线;带头组织修订完善绩效考核、请假、签到、错案追究、吃拿卡要等各类规章制度,防范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廉政风险;严明纪律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在行政执法、行政许可、执法办案环节中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她毫不留情,坚决制止。
在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她还经常带队深入餐饮店、景区、学校食堂检查食品安全卫生,与同事们一起,为朝天人民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1—7月,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企业140余家、食品流通单位65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480余家,发出日常监督检查意见书280份,立案调查20余起,收罚没资金26万余元。
李晓敏
▽
“第一书记”的扶贫攻坚路
李晓敏,2010年8月任区纪委派驻区供销联社纪检组组长。
2015年,李晓敏被单位选派到宣河乡天台村担任“第一书记” ,作为纪检组长的她更加感受到责任大、压力大。
为抓好帮扶工作,她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村“两委”通力合作,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转变部分村民“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推动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发展藤椒种植2500亩。
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生活中一直把救人于难、解人之困当做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她一直都在关注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等弱势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扶。
她积极寻求社会人士帮助,找到朝天场镇“李扬牙科诊所”所长李扬,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李扬为贫困户送大米、食用油、棉被等日常生活用品,并提供3000元的资金帮扶,让贫困户精神上得到了鼓励,深感国家和社会的温暖,增强了脱贫奔康的信心。
李晓敏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来到天台,我了解了天台村、融入了天台村,这个村熟悉了我、也接纳了我,我深感它的期待,并愿尽绵薄之力与村里的乡亲们并肩同行。”
王旦蓉
▽
清正在德 廉洁在志
王旦蓉,2007年7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现任区纪委派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纪检组组长。
今年3月份,王旦蓉收到一封“某社区人社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工作失职损害群众利益”的群众信访举报件,她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信访人家中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起初,因信访举报人的情绪非常激动,不仅不配合调查,还执意要向上级部门投诉。
炎炎夏日,她耐心细致地解读国家政策,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并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因工作失误给信访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救,最终信访人的诉求得到了圆满解决,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从事纪检工作10年来,她立足纪检监察主业工作,着力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及效能。牵头处理工伤鉴定、社保待遇、职称评聘、人事招考、窗口服务效能等方面信访件50余件次,办理案件10件次。
她一直认为,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帖安秀
▽
以廉为宝 正身正心
帖安秀, 2008年12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现任区纪委派驻区城乡规划和住房保障局纪检组组长。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帖安秀对《论语》里的这几句话感受很深,她认为自己作为纪检干部,应该以此为镜,正衣冠,知德行,知有为,知不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直影响着她的工作和生活: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她常常分享这个以廉为宝的小故事,与同事共勉,润物无声传递廉洁正能量。
向春蓉
▽
纪检干部得是“铁打的人”
向春蓉, 2012年11月任区纪委派驻区科协纪检组组长。
“向组长,你这个数据材料有点简单,还有很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数据也不够准确……”今年5月份,向春蓉被抽调去调查一起“微腐败”案件,区纪委分管纪律审查工作的领导对她的调查报告这样点评。她顿时对自己的那份自信消失的无影无踪。
向春蓉静下心来细细思索,把跟案件有关的财务仔细梳理,对照案件审理相关要求,对整个案件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向办案组同志多次“取经”,终于按程序完成了所有调查取证。
几天后,当她调查报告再次上交时,得到了领导认可,她心中的“石头”才慢慢落下。
她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成为“打铁的人”,自己必须是“铁打的人”。
孙艳
▽
认真做事,以身作则
孙艳,2015年2月任区纪委派驻明月峡景区管理局纪检组长。
“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勤政廉洁带头人。”孙艳这样想,也这样做着。她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上任之初,面对个别职工思想纪律松懈,内部管理不够完善,漏洞较多这些严峻的问题。她主持修订完善了十余项管理制度,量化、细化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程序,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
在工作中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有重大事宜都经集体研究作出决定。根据工作需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
她认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