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力量下沉 夯实基层办案
发布时间:2015-07-06 08:55:33 来源:廉洁四川网
“苍蝇”虽小、危害却大,小官巨贪、影响更坏。今年以来,广元市纪委在下重拳打老虎的同时,紧盯基层,下沉纪律审查力量,强力拍“蝇”护民,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反腐败的实际成效。1—5月,广元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523件,其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140件,占全部案件的27%;乡镇纪委办案274件,占立案总数的52.4%。
“三管齐下”拓“案源”
为解决案源“枯竭”的难题,市纪委三管齐下破难题。利用信访主渠道搜集案源,在信访高发地设立监测点,筛选群众信访举报较多的50个乡镇设立监测点,由片区纪工委和所在乡镇纪委管理,市县纪委领导联挂,采取常规举报与定期接访、网络举报与传统举报相结合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核实处理。1—5月,通过信访分析和初核发现问题线索142件。利用专项检查发现案源,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开展财政资金专项审计、民生项目专项检查、“四风”问题常态暗访……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排查线索。今年已开展正风肃纪、“三公”经费、“四风”问题等各类专项检查5次,发现问题线索43件。围绕“蛛丝马迹”捕捉案源。坚持深挖细查,注重从已查案件中捕捉新线索,从一般线索中捕捉特殊线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挖出连带线索、突破隐藏问题,扩大办案效果。如利州区大石镇在查除光荣村村干部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问题,“顺藤摸瓜”核查出该镇青岩村两村干部套取征地拆迁款的违纪违法问题。
创新工作方法提“数质”
基层办案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如何确保案件质量一直是困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市、县纪委大胆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在进一步强化防腐败协调小组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乡镇纪委联合交叉办案、片区纪工委牵头办案、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办案、乡案县审(旁听公开审理)、优质案件评选五项制度,形成了基层办案广元模式,切实解决了基层办案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近年来,全市先后成立市县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50个,建立乡镇纪委联合交叉办案组70个,在推进基层办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纪委办案不仅连续四年“消零”还实现了办案数逐年递增。
“三位一体”培训强能力
针对基层办案人员变化快、新手多、办案能力不强的实际,该市纪委坚持把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走下去、请回来、送出去“三位一体”方式全面提升办案能力,变“门外汉”为“业务通”。市县两级纪委分管领导带领室主任和业务骨干分片包案,深入基层办案一线,采取以案带训、现场传授的方法“走下去”示范指导。坚持“缺啥补啥”,实行课程定制,在每年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中强化理论学习,把富有经验的办案人员“请回来”面授技巧。同时分批次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送出去”开阔眼界,参与上级纪委案件查办和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其突破大要案件和挖掘窝案、串案的能力。2014年以来,全市选派近50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央纪委、省纪委业务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