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留印砥砺行——2016年朝天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7-02-16 12:04:37 来源:本网
踏石留印砥砺行——2016年朝天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实 |
探索“群众参与+群众评说+群众监督”新模式,把《朝天问政》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 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新模式,推行村级民主质询评议; 着力构建廉政文化高地,打造“清风明月·廉韵朝天”廉政文化品牌; …… 一系列特色亮点工作受到省纪委、市委、市纪委和区委充分肯定,市委、市纪委、区委领导15人次作出批示,全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扛牢责任勇担当
“不履责就要被问责,不问责就要被追责。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必须把落实主体责任见诸行动,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真正做到心系使命、敢于担当,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区委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态度一贯坚决。“高起点”统筹谋划。出台《关于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工作任务分工表》,把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细化为7大项59小项,分解落实到32名县级领导干部、74个单位,区委书记与106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区纪委书记与78个纪检组织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构建起了定责、督责、述责、评责、追责“五位一体”责任落实体系。“高频次”监督检查。对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干部作风和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52批次,督促整改问题47个,问责118人,优化了发展环境,助推了脱贫攻坚和项目建设。“高要求”严肃换届纪律。扎实开展换届风气专项整治,严格审查了“两代表一委员”和调整交流干部的廉政情况,为1248名干部出具了廉政鉴定,取消了2名县级干部后备人选的提拔任用资格,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
铁拳出击惩贪腐
立案查处区经信局单位受贿案、曾家镇违反群众纪律案、宣河乡卫生院严重违反八项规定案、区路政所违反组织纪律案等违规违纪案件89件,查处的案件中,涉及科级干部17人,“一把手”案9件;涉及扶贫攻坚领域案件14件,影响发展环境案件4件,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类案件83件……这是去年朝天纪委重拳惩腐的一份成绩单。 坚持挺纪在前,积极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创新信访处置,建立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重复信访件同比下降57%,经验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推广学习;深入开展信访化解和分析研判工作,着力解决政策宣讲不到位、村务公开不落实、工作作风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彻底“四不”问题,受理信访举报167件次,其中上级转办件76件,办结率达100%。实践“四种形态”,立案查处违规违纪案件89件,实施谈话函询91人次,给予党政纪轻处分80人,党政纪重处分5人,移送司法4人,分别占“四种形态”的50.6%、44.4%、2.8%、2.2%。“常态”通报曝光,在朝天电视台开办“监督执纪曝光台”栏目,通报曝光典型案件6期18起,以案说纪,着力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社会综合效应。
抓铁有痕正风纪
“感觉现在的干部架子小了,奢侈浪费少了,越来越接地气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使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在朝天,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出这样的感叹。 紧盯“四风”的老问题、新表现,开展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16次,下发通报4期,整改问题45个。紧盯群众关注办好《朝天问政》,创新方式,把问政舞台搬到群众家门口,举办《朝天问政》2期,曝光典型问题10个,对市《阳光问政》和《朝天问政》曝光问题以“发点球”方式督办整改,给予“三早”预警12人、党内警告处分11人。紧盯社会关切创新社会评价工作,在区内创新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从全区25个乡镇常驻居民中抽取样本750份,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3个,对排名后5位乡镇的“一把手”进行了约谈。紧盯基层“微腐败”抓实专项治理,联合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深入全区221个村社开展村级财务清理专项检查,发现纠正共性问题45个,印发督查通报2期,为村“两委”换届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谱廉韵扬清风
一条文化长廊,一线廉洁细胞,一台音乐快板剧,一场生动廉政党课……多层次、全方位、接地气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让廉政理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 着力打造“两张名片”,联合陕西省宁强县,打造“廉动川陕”名片,实现两地反腐倡廉全域互动、创新发展;借力《廉政瞭望》,打造“廉韵朝天”名片,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托管“清风明月·廉韵朝天”微信公众号,推送动态210余条,关注近5000人,点击量达7万余人次。强化“正反教育”,组织开展法纪大宣讲40场次,筹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4场,播放警示教育片117场次,集中受教育2.6万余人次。邀请《廉政瞭望》、《广元日报》等多家媒体,对退休纪检监察干部、2016年度“最美朝天人”苏荣满同志退而不休、扎根农村、为民造福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一心为民,积极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主战场。
改革创新激活力
“工作勤不勤,群众来点评;干部廉不廉,群众来发言;干得好不好,群众来投票”,村级民主质询评议深化了这样的认识,也是朝天区“改革创新专项行动”的一个掠影。 围绕纪检体制改革、权力运行监督等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切实增强了防腐治腐实效。深化“三转”,区纪委机关规范设置8个内设机构,确保了80%的力量聚焦到监督执纪问责一线;按照“四个过硬”要求,组建巡察机构,将25名优秀干部选配到巡察机构,筹备召开了巡察机构成立大会、巡察机构负责同志谈心谈话会、首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巡察入驻培训会议,启动了对4个单位的首轮巡察。全方位推进“三同”监督平台建设,在宣河乡清泉村创新开展村级民主质询评议,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新模式,推行推选代表、征求意见、述责述廉、质询评议、整改落实、结果运用“六步工作法”,搭建了干部群众有效沟通的平台。《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瞭望》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市委政策研究室开展专题调研,经验在《决策参阅》刊发;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经验很好,可摘要送各县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参阅”。
严管厚爱锻“铁军”
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腐“铁军”,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 区纪委针对换届后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理念不新、能力不足、激情不高、落实不力、律己不严的问题,着力建设“服务纪检”、“开放纪检”和“智慧纪检”。加强能力建设。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做表率·执纪为民建功业”系列活动,在委局机关开办“反腐倡廉微讲堂”5期,组织到区外开展反腐倡廉交流活动3次,全年选派13名干部参加中央省市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省市抽调上挂办案40余人次,促进纪检监察干部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提升能力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抓实机关党的建设、机关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干部关爱行动,建立干部住院探望和生日慰问制度,组织32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第三届“清风杯”运动会,与《廉政瞭望》达成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着力营造了健康生活、激情工作的浓厚氛围;加强乡镇纪委和片区纪工委建设,圆满完成乡镇纪委换届,全区25个乡镇纪委书记平均年龄33岁,大专学历7人,本科学历18人;将10余名优秀干部选配到片区纪工委,确保基层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助力脱贫攻坚,委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先后61人次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和开展帮扶工作,委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开展政策宣讲、党员活动日、“走基层、送温暖、送健康”、春节慰问等帮扶活动7批次152人次,帮扶2个贫困村、141户、467人实现脱贫摘帽。加强纪律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立案查处2名纪检组长,纯洁了干部队伍。
踏石留印砥砺行。一波接一波的行动,促使朝天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虚”变“实”,由“宽”变“严”,由“软”变“硬”,各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担当意识明显增强,尽职履责能力明显提升,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为之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