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乡:推行“1+3+5”模式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29 09:42:34 来源:本网
聚焦“1”个工作目标。聚焦如期“脱贫摘帽”总体目标,集中力量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让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严格“3”项工作要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了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责任分工抓实抓细专项治理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整治落实到帮扶部门、乡村组干部、第一书记头上,按照要求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逗真逗硬整改突出的作风问题。三是严肃监督问责,乡纪委建立举报追查问责制度,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对胆敢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一律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对存在突出作风问题的村和部门,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强化“5”项工作举措。开展一次问题大排查行动,100余名乡村组干部和第一书记对照问题清单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并制定整改措施;开展一次突出问题大整治行动,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一对一”“点对点”实时跟踪整改进度,实行挂账督办、定期对账、办结销账,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开展一次整治情况大督查行动,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专项登记、优先处置,根据整治推进实际情况,建立“脱贫攻坚战况月公示”制度,每月初将上月各部门、各村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在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开展一次问效问责大警示行动,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等规定的制度严肃问责追责,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公开曝光,并在问题多发地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开展一次整治实效大提升行动,建立问题查找机制,强化问题整改督查督办,逗硬问责追责,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分战线分层级打好“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冬季冲刺”,提升脱贫摘帽质效。
截止目前,已发“脱贫摘帽”作风问题督战通报3期,通报身边典型案例2次,自查自纠问题12个,受理信访举报2个,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个,批评教育3人,谈话提醒2人,整改问题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