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三个坚持”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
发布时间:2015-03-19 17:12:22 来源:本网
近年来,我区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坚持立足“两化”,健全机制,强化预警,全面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
坚持立足“两化”控源头。一是“刚性化”落实责任。区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区委常委、各乡镇党委、区级各部门层层签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实行常委分工责任制,把反腐倡廉满意度工作任务细化为领导重视、廉洁教育、信访办理、案件查办、廉洁自律、反腐成效等8个方面35项具体任务,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狠抓落实。把社会评价满意度工作任务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对满意度较低的党组织及时进行诫勉和组织处理并取消个人评先评优资格。2013年以来,我区对反腐倡廉满意度重视不够、落实不好、整改不力的10名领导干部严肃问责。二是“社会化”推进宣传。搭建“干部述廉、制度促廉、培训学廉、网络传廉、党课讲廉、任前考廉、谈话警廉、舞台唱廉、广告示廉”等9大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开通廉政短信平台,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布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知晓度。组织3000余名党员干部到红军文化园、广元川北监狱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线。自主创作廉政小品《拆迁》、《幺老表挨训》、《清风吹开幸福花》和廉政歌谣《好人》、《门前的嘱托》、《清风颂》等多部作品,组织开展廉政书画展23场次,展出作品246幅,在全区营造了“廉荣贪耻”的氛围。
坚持“三大机制”强反腐。一是明“标雷区”,构建“制度反腐”预防机制。坚持以上带下,区委带头修订完善了《区委工作规则》、《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朝天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暂行办法》等26项相关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认真落实《广元市朝天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预警试行办法》、《区委常委会会前讲纪学法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坚持以案说纪、以案示警,严格党规党纪,多管齐下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安“电子眼”,构建“科技反腐”监控机制。全区投入500余万元建设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加大网上办事、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力度。把权力行使与电子预警、技术监控、行政监察、社会监督融为一体,建立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责任追究三道“科技防线”。在原有176项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消减7项,公共服务项目由31项增加至187项,对48个区级部门6050项行政权力设定监察点位,全方位开展监督,确保权力廉洁公开运行。三是建“连心桥”,完善“群众反腐”互动机制。在全区深入开展“五访五问”、“干部走亲连心”、“信访积案化解”、“纪委书记下基层”等活动,听民声解民忧。变“上访”为“下访”,改“群众找”为“找群众”,切实转作风惠民生; 设立“纪委开放日”,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民、普通群众等代表,“零距离”接触纪委,“无保留”通报情况,“面对面”交流意见,“实打实”处理问题;积极与群众做心对心的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增强群众的信心,努力提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的满意度。全区各级干部共下基层走访4200余次,开展群众恳谈会326场次,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2150余个,化解疑难信访128个,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坚持构建“四网”强预警。一是构建曝光网,认真开展“政风行风热线”工作,针对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记录、跟踪,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这个平台,解答群众反映的12大难题,架起政府部门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促进政府部门进一步勤政廉政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二是构建便民服务网。全面形成区有政务服务中心、乡镇有政务大厅、村(社区)有便民服务代办点、组有便民服务代办员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行政服务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大力提升。三是构建廉勤监督网。加强区、乡镇和区直单位、行政村三级监督力量,加大全区党员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和制度执行力等方面的监督力度,严防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切实整合基层监督力量,221个廉勤监委认真履职,突出抓好党务、政务、村务、站办所各项公开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廉勤监委作用发挥、农村惩防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防范,强化警示。四是构建督查惩处网。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今年以来,共查处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贪污贿赂等以权谋私案件1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4人,并以此加强警示教育,促进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